支援
- Home
- 電池基本原理
電池的功能是儲存電力,供未來使用。兩種不同材料 (如正極板和負極板) 浸入電解液 (硫酸和水的混合溶液) 導致的化學反應,就會產生電壓。一顆典型的鉛酸電池總共為 12 伏特,每個電池芯的電壓約 2 伏特。一旦正負極之間形成電路,電池就會輸出電力,任何需要電力的負載 (如收音機) 連接電池時,就能滿足上述條件。
大多數人不瞭解,鉛酸電池是以持續充放電的方式運作。電池一旦連接到需要電力的負載 (例如汽車的起動器),電流就會從電池輸出,此時電池開始放電。
在反向過程中,電池在電流返回時處於充電狀態,極板之間的化學位差逐漸恢復。這種情況會發生於不具配件的駕駛系統,交流發電機會將電流重新回流電池。
隨著電池放電,鉛板化學性質趨於相似,酸性變弱且電壓下降。最後,電池放電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有足夠的電壓來傳輸電力。
將電流輸送到電池中,就能為已放電的電池充電。充滿電後,極板之間的化學位差就會復原,使電池也將恢復完整的供電能力。
鉛酸電池透過這種獨特的放電與充電過程,可以一再釋放並恢復能量,這就是所謂的電池循環能力。
當您問「我的車為何無法發動?」,通常是指電池「沒電」,雖然這種說法在技術上並不正確。單純放電殆盡的電池 (原因可能是大燈或交流發電機損壞),可以藉由充電恢復完整電量。但是使用壽命結束的電池,即使充電也無法恢復可用的電量。這時,它就是真的「沒電」了,而且必須汰換。
如果電池只是放完電而非沒電,可以從另一顆充滿電的電池「借電」(jump-start)。但是,如果汽車的交流發電機或其他電力系統零件損壞,電池就無法充電,任何技師和修車廠都將束手無策。所以,如果電池持續放電,更換電池之前一定要先檢查電力系統。因為有些情況看似電池故障,其實可能是電力系統的問題。如果電力系統有故障的元件,可能會不斷耗盡新電池的電力,使車輛一再拋錨。
如何判斷電池適合您的愛車?以下快速判斷訣竅有助於做出正確的選擇。
查看車主手冊,瞭解原廠設備製造商建議的下列規格:
電池組合尺寸 - 最適合車輛實體空間的電池尺寸。許多車輛的空間能夠容納超過 1 組電池。
安培小時 (AH) - 這是電池在電壓下降至 10.5 伏特之前,連續放電 20 小時後的電池電量測量單位。安培乘以時數的數值即為安培小時,或縮寫為 AH。
冷車起動安培數 (CCA) - CCA 是決定起動能力是否良好的關鍵。這是電池在攝氏 -18 度的溫度下,運作 30 秒所能輸出的安培數 (直到電壓不足為止)。
儲備電量 (RC) - 可在交流發電機故障時為車輛電力系統供電。RC 可用於判定電池還能供電多少分鐘,並在此期間輸出足夠的安培單位電流,而不致低於車輛運行所需最小電壓。
通常 CCA 與 RC 的數值越高越佳。然而,如果所在地氣候寒冷,CCA 數值就是選擇電池的重要考量。反之,如果所在地氣候炎熱,就不需要太高的 CCA。
另外,選擇船用深循環電池時,還必須考慮:
- 供電目標設備類型
- 設備運作需要的安培數
- 設備使用時數
安裝和處理電池時,自己和同事皆應確實注意安全,並遵守下列安全建議來執行作業。
電池爆炸的危險
電池內含硫酸,會產生爆炸性的氫氧混合物。即使電池未運作,自放電的過程也會產生氫氣,因此務必在通風良好處存放或操作電池。
處理或靠近電池時,務必穿戴符合 ANSI Z87.1 (美國) 或 CE EN166 (歐洲) 標準的安全護目鏡、面罩或防噴濺護目鏡。
務必配戴適當的眼部、面部與手部護具。
火花、火焰及香菸不得接近電池。
電池若無可卸式通風口,切勿嘗試開啟。(圖 1 所示為可接受的通風蓋標示用語和符號。)
除非要補充電解液,否則可卸式通風口請蓋緊並保持水平。
確定工作區通風良好。
進行升壓、測試或充電時,切勿倚靠在電池上。
小心使用金屬工具或導體,預防引發短路和火花。
安全充電
如未詳閱充電器操作指示,切勿嘗試為電池充電。除了充電器製造商的操作指示,另應遵守下列一般預防措施,以保障充電安全:
務必配戴適當的眼部、面部與手部護具。
務必在通風良好的地方為電池充電。
保持通風口緊閉與水平。
導線連接電池之前,請先將充電器與計時器關至「OFF」,以避免引燃火花的風險。
電池若明顯損壞或結冰,切勿嘗試充電。
將充電器導線連接至電池;紅色正極 (+) 線連接正極 (+) 端子,黑色負極 (-) 線連接負極 (-) 端子。若電池仍在車輛中,請將負極線連接引擎本體,作為接地線。確認點火系統與所有電氣配件皆已關閉。(如果車輛有正極接地線,請將正極線連接至引擎本體。)
確認充電器連接電池的導線沒有破裂、磨損或鬆脫。
設置定時器,開啟充電器並緩慢增加充電速率,直至達到所需的安培值。
如果電池變熱,或電解液劇烈放氣或濺出,請暫時降低充電速率或關閉充電器。
從電池拔下充電器導線之前,請務必將充電器關至「OFF」,以避免引燃火花的風險。
處理電池酸液
電池酸液 (或稱電解液) 是硫酸與水的混合溶液,可能毀壞衣服並灼傷皮膚。處理電池酸液應特別小心,並隨時備妥酸中和溶液 (如小蘇打水或家庭用氨水混合液)。處理電池時:
務必配戴適當的眼部、面部與手部護具。
電解液若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強制張開眼睛,並用乾淨的冷水沖洗至少 15 分鐘,並迅速就醫。
如果不慎吞入電解液,請喝下大量清水或牛奶,切勿催吐,並迅速就醫。
溢出至車輛或工作區的電解液,應使用小蘇打水予以中和。中和後,用清水沖洗受污染的區域。如需備製特定比重的電解液,請務必將濃縮的酸質緩慢倒入水中;切勿將水倒入酸中。請將少量酸質徐徐倒入水中,同時不停攪拌。如果明顯發熱,請待溶液冷卻後,再繼續倒入酸質。
 Australia
                Australia
                 Chile
                Chile
                 Dubai
                Dubai
                 Indonesia
                Indonesia
                 Malaysia
                Malaysia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Other Countries
                Other Countries
                 Philippines
                Philippines
                 Singapore
                Singapore
                 Taiwan
                Taiwan
                 Thailand
                Thailand
                 Việt Nam
                Việt Nam
                 대한민국
                대한민국